第二页 有无相生:类的属性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神童在第一页里面高调的提出了道的概念,并且直言自己要阐述的道是不可道的道,是不可名的道。并详细的通过论述可名之名非常名,来论证可道之道非常道。也就是通过详细解说的可以被抽象的概念就不是事物最根本概念,那么同样可被抽象出来的道,自然也就不是最基本的道了。这部分在清静经里讲的更明一些: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刚刚玄而又玄的论完了道的老神童,一翻页,突然开始说美、丑,言善与不善,给人感觉很突兀,而且语言也不艰涩,字面含义也不难懂,但想明白这个老神童到底在这里说什么,却也是不是那么容易的,那老神童的这第二页里面,又在讲什么呢?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很多版本把这句翻译为: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有恶的存在,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有不善的存在。也有翻译为:天下人都知道美为什么美,是因为知道恶了,都知道善为什么是善,是因为知道不善了。

以上两种翻译,看上去好像很有道理,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解读,尤其是解读这种艰涩的古文,不能只看一句,而是要看上下文的,要看中心思想的。老神童在这里其实是在讲辩证法,这一句的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如果天下人都知道了某种美是美,那这种美就是恶呀!如果天下人都知道某种善是善,那这种善就是不善呀!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都认为这就是美,那怎么就成了丑呢?都明白这就是善了,那怎么就变成不善了呢?

美、恶和善、不善都是一种人为主观判定,没有什么绝对性的标准,如果建立一个美的标准,那个美便会出现“东施效颦”的恶;如果建立一个善的典型,那个善便会为人利用,成为作恶多端的挡箭牌了。在企业管理里面,有一个概念就是建立角色模特,也就是常常说的树典型。很多企业,特别是东方系的企业管理里面,经常会把这个模特无限拔高,搞得不食人间烟火,弄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可你看看儒家老祖宗孔子是怎么看待这种行为的呢?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於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知道后说:“子贡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从表面上看,两人都做了好事,但是子贡却不求回报,似乎更加接近我们传统教育中的无私奉献精神;相比而下,子路就逊色了很多,一头牛在农耕社会的春秋时期可算是价值不菲的一笔馈赠,接受如此贵重的回报离我们所颂扬的雷锋精神自然相去甚远。然而,孔子对他们的行为的评价则是恰恰相反,他认为子贡的行为是“不对”的,据说还因此要将子贡逐出师门;他对于子路的行为则非常认可,并且给予了鼓励。

孔夫子这样评价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子贡的行为虽然看上去十分高尚和洒脱,但是他私自抬高了“仁”的标准。在他这里“仁”就不仅仅是解救同胞了,而且必须加上不求回报。子贡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领取的酬金相对于他的万贯家财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其他人来讲,反赠的酬金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现实的生活面前,大多数人无法像他这样“洒脱”,毕竟“洒脱”是需要资本的。于是很多人会在子贡的高大形象目前选择退却,也就是向孔子断言的那样“鲁人不赎人矣”。如果子贡是为了成就自己的名声,我们可以认为他是自私的,甚至其中还不乏一种炫耀的成分;如果子贡纯粹是仗义疏财,那么至少他并不那么聪明,总之,孔夫子的评价是对的——“赐失之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句就比较简单了,只有有无相生这句一直很有争议,无中生有还好说,还有一些空手套白狼的故事可以做牵强解释。但有中生无,就更是不好理解了。

怎么从无到有,有怎么从有到无,被广泛采用的解释是无到极致便是有,有到极致就便是无,可这个是实在是很不好理解。所以庄子、列子都是用“神化”,“气化”来解释的,一些内功传承更有有无相生通真路的说法。气功实在是没练过,不好发表意见。

其实如果看过第一页的分析,就会明白,有和无是指事物的实例和概念,也就是对象和类。有无相生,也就是说事物的概念和事物的实例相互生成,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也就是类和对象相互生成,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不过要是理解为无和有两种对立的概念是相互依存也是可以的,只有明白了有的概念,也才能明白无的概念,同样知道了无,也就知道了有。

老神童在这里一口气说了六对相互对比的概念,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前后都是相互对立的概念。事物本来是没有这些区分的,这都是人为给设定的概念,单独一个概念都只是描述事物相对的一面,而换一个角度,则又变为另外一个对立的概念了。

这里必须再提一下面向对象了,类是对象的抽象,对象是类的实例,这个第一页已经说过了,而老神童的第二页是在补充讲解面向对象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属性。

什么是属性呢?属性就是事物的特征。类作为对象的抽象,那么这个类的特征、属性,也就是其所有实例的也都包含的特征、属性。是不过是每个实例的属性个不相同而已,比如狗这个概念,这个类,都有毛色这个属性,但这里的毛色也是一个类、一个概念而已,是空;而每个狗狗都有自己具体的毛色属性,这个毛色才是一个具体的实例,是有。

再如桌子这个类,里面至少是有长、宽、高三个属性的,还有材质、样式等属性就不多说了,而某个具体桌子对象,一定也拥有这长、宽、高这三个属性,只不过在具体的对象里面,这个属性也具体化了,你家的那张餐桌,长:12、,宽:80、高:75,而你家小孩的桌子,长:80、宽:60、高:55。这两张不一样的桌子,只不过是属性不同罢了,本质都是桌子。可我们还可以用美丑、长短、高下。。。这样的概念,给它们评个长短、论个高下。

从制作角度上讲,一个普通的 餐桌就一个面,四条腿,比儿童桌简单,是易,可是如果要是一个精美雕花的餐桌,那么工序有复杂不少,相比较儿童桌又成了难了。而儿童桌再加个抽屉,可能又比雕花餐桌难了。难易是不断变化的。

论伦长短,餐桌是比儿童桌长,不过要是8个人吃饭,那么这个餐桌的确是太短了。而儿童桌对于窗户前面的小空位来说,又太长了,放不进去。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比比高下,也是一样的,餐桌比儿童桌高,可对站式速餐店,就太低了,因为这种饭店,是站着吃的,桌子都很高。儿童桌你餐桌低,可要对于一个3岁的小朋友,又太高了。

这些虽然是相对立的概念,但对于同一事物,角度不一样,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美、恶还有善、不善也是一样的。

一个概念、一个类,会有数不清的实例存在,而这些实例虽然都拥有相同的属性,但是具体到每个实例,这些属性的值又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实例本质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表现出来的属性不同罢了,哪有什么高低之分、长短之争,更没有什么美和恶、善和不善之分了。

也正因为每个实例的属性值各不相同,才使得每个实例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好,也才有各有各的用。自然界的事物,哪怕是同一类里面再近似不过的两个实例,追究到底也是不相同的,比如我们常说的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但自我们人类自从拿起工具后,就开始了对自然界的改造,试图让自然界变的不自然起来,让自然以我们的意志改变。

我们对草木,进行了划分,神农尝百草,将草木划分为粮食的和杂草,然后把杂草除掉,种上粮食。我们对兽类进行了划分,分为可驯化的和不可驯化的,然后将不可驯化的杀死或赶跑,将可驯化的带回家,一点一点的驯化改良,变成现在的猪、狗、牛、羊等家畜和鸡、鸭、鹅等家禽。这种改造都是按照人类定义的标准进行的。虽然看似对人类有利,可是看看现在,却不得不大力提倡退耕还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了。

自然是通过工具往统一的标准改造的,所以人们对工具更是追求统一的标准,比如斧子,最早的斧子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有有把,有无把,手拿的;有上面装把,类似现在铲子的;有前面装把,类似现在锄头的,有侧面装把,类似现在斧头的。最后都统一为现在这种侧面装把的。工具形式统一以后,更高的要求来了,要求尺寸一致,一是以便于损坏后互相更换更为方便,二是使用不同实例的工具,无需调整使用习惯。

早在青铜时代,就有了标准化的概念。有了商鞅方升、兼并铜尺、秦权等等的这样的青铜度量衡,也许还有更早的尚未被发现。而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青铜箭头,尺寸、总量更是完全一致。

而自人类进入工业化以后,大量的机器出现了,可以大批量的,工业化的生产出同一规格的统一产品。标准件产生了,标准件可不是只有一个的模特样例,而是指统一规格编号的商品,无论是那个地方的那家工厂,只要是生产出的商品是统一编号的商品,那么就一定是和其它厂商生产的同一编号商品一模一样。比如我们常见的螺丝、螺母,就是一个简单的标准件,无论在那买的3号螺丝,一定能拧上3号的螺母。

然后为了保证各家厂商生产的标准件的确是一模一样,又推出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国际化标准ISO和国标GB。生产标准化了,还不够,服务也标准化起来了,最后是连脑子也要标准化起来,语文课的每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都要有标准答案,错一个字都要扣分。

试想一下,彻底标准化以后,我们早上穿上一模一样的标准衣服,喝一模一样的标准牛奶,吃一模一样的标准面包。走出一模一样的房间,乘坐一模一样的标准汽车,行驶在怎么拐来拐去都一模一样的街道,走进一模一样的标准化楼宇,和同事用一模一样的标准化打招呼专用语言打招呼,坐在一模一样的标准化办公桌前面,处理一模一样的标准化工作。中午吃一模一样的标准化午餐,晚上再回到一模一样的家,给孩子讲一模一样的标准化故事,教导一模一样的标准化知识,晚上睡在一模一样的标准化床上做一模一样的标准化梦。

上面说的是夸张了一些,但现在的确是一个标准化的时代。你以为你吃个牛排和喝个红酒,就是你逼格的体现了,其实这都是大量的文字和图像资料反复多次强行灌输到你脑子里的概念。你可能会离开报纸,但离不开手机、你可能会离开电视,但离不开电脑,你就不可能不被在潜移默化中标准化起来。

更搞笑的是前些年穿的一本正经,吃牛排和红酒,还是很有逼格的事情,现在都变成了装逼的表现,反倒是无领T恤穿西装,再配双球鞋这种原先暴发户的老土装扮,反倒成了潮流。这些既是辩证法,也有都是媒体强行洗脑的结果。所以要保持一颗独立而清晰的心,是很不容易的。

前面这一部分是在诠释辩证法,隐含的指出至真、至善、至美的道并不是大道,那么什么才是大道呢?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这里,老神童第一次阐述了他重要的一个核心观点:无为。无为就是别干涉,不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对事物进行干涉。

什么是圣人,一般解释圣人是得道高人,或者是身居高位的帝王。不过更喜欢王阳明说的一句: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佛教里也有人人皆佛陀的说法。这个圣人个人理解为类似于弗洛伊德说的超我,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最深处的追求,也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要追求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那么无为,这种“不言之教”,是怎么个教法:老神童也给出了答案: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向大自然学习,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以为其提供了生长的环境而感觉拥有它,可以为其提供帮助,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因为自己不感觉自己有功劳,这种功劳才是最大的功劳。

生而不有,为而不持,这句话每个父母都应该学习一下,不过想要做到确实是很难,很难不添加自己的意志,喜好给孩子。自己喜好诗词,就让孩子被唐诗宋词,自己喜好音乐,就让孩子去弹钢琴。更悲催的是明明自己不喜好音乐,孩子也不喜好音乐,但是看见别人的孩子弹钢琴,也逼着娃娃去报班练钢琴。

父母只能影响自己的子女,身居高位的帝王影响可就大的多了。“纣为长夜之饮,通国之人皆失日”,“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为人上者,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不可有偏好与偏爱的趋向。即使是偏重于仁义道德、自由民主,也会被人利用而假冒为善,变为造孽作恶的借口了。【注:上面这句不是我说的,是南怀瑾的原话,查水表,别找我】

前面提到大儒阳明先生,这也是一位超级神童,他父亲王华也是以神童出名,而且是状元榜首,可和他比却还差得远。看看阳明先生十二岁的诗作:《蔽月山房》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看看阳明先生十二岁时的这等胸怀就让人惭愧不已,但前面已经有了老神童和小神童,这里只好委屈称其为小小神童了。

小小神童有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度阴山在《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里面将这四句话归纳为阳明心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这里就不展开了,有兴趣自己百度。

这四句教的前两句和老神童这里的意思完全一致,你看看“无善无恶心之体”是说世界上的事物原本没有善、恶之分,“有善有恶意之动”,我们的念头一起,善恶也随即产生了,也就是有无已定,难易已知,长短已论,高下已挣,音声已分,前后已确。

可见小小神童和老神童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只不过儒、道有别,儒家到底是入世之学,价值观和方法论都更积极一些,而道家则显得更消极一些罢了。不过有点搞的是,从老神童这篇引出来的道家无为而治的观点,被法家的韩非子硬生生给解释成了:捶拱而治,结果又被融入儒家,最终成了儒家的标准观点。

既然是将面向对象,就多嘴用软件设计来说儒、道之分:儒家讲究的分层式架构设计,讲究的是每一层都只做自己的事情,然后自上向下一层层调用,界面展现层就是做展现的,业务层就是做业务的,数据持久层就是调数据库的,一旦业务层里直接访问了数据库,或者把业务写到了数据持久层,那么就是违规,违反了开发规范,用儒家的话说,就是乱了伦常,也就是乱伦。乱伦可不是特指什么污膝、趴灰之类的烂事。甚至儿子没有征得老子的同意,就擅自做主,也是乱伦的表现。

而道家讲究的是分布式的架构设计,讲究的高内聚、低耦合。每一个节点都是自成一体,可以独立运行,自下而上的组成整个系统。可通过添加不同的节点集成不同的功能,并且即便一两个节点出了问题,也不会影响整体。

无论是分层式的架构还是分布式的架构,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有是否合适合适。不过既然讲的是老神童的ppt,就拉一个偏架,给老神童找个外援:马特·里德利,看看他的观点:世界上很多东西不是领袖、神灵经过顶层设计得出来的,而是自下而上的演化和涌现出来的。还举了几个例子:

1. 关于牛奶: 喝牛奶就是人类从上而下观念的产物。其实人类体内没有乳糖酶,是消化不了乳糖的,喝牛奶会让我们消化不良。要说什么最有营养,就是那些我们自下而上的、一直吃着长大的东西,比如谷物、肉、蔬菜。

2. 关于语言:有活力的语言都是从下而上的,比如网络语言。1887年,世界语言学家结合全世界的语言,设计出来一种最容易学、最好读的语言,据说7天就能学会。因为世界上的人那么多、众口难调而且很难与时俱进,结果它变成了世界上最悲催的语言。

3. 关于货币:越是从上压下来的货币,就越悲催。比如说,朝鲜的国家意志很强,它规定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130朝元。但黑市上,老百姓有自己的价格,能相差几十倍。最好的货币是民间自发的货币,比如比特币。比特币的流通证明了,它是有生命力的,而且会越来越有价值。

这些都是摘自他的新书《自下而上》,不啰嗦了,有兴趣的,自去百度。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如果天下人都知道了某种美是美,那这种美就是恶呀!如果天下人都知道某种善是善,那这种善就是不善呀!
因为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声音、前后,这些都是人为主观设定的概念,虽然是相对立的,但对于同一事物,角度不一样,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美、恶还有善、不善也是一样的。
所以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不对事物按照自己的主观好恶进行干涉,而是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具体的做法就是向大自然学习,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以为其提供了生长的环境而感觉拥有它,可以为其提供帮助,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因为自己不感觉自己有功劳,这种功劳才是最大的功劳。

点击数:3785

第二页 有无相生:类的属性》有27个想法

cheap flights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