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真经注

《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在国内国外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说上一段《西游记》中的故事,说说西游四人组是谁,说说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片段。

但《西游记》这部书真的就是一部以唐僧取经为蓝本的玄幻史诗吗?如果破开西游的魔幻外壳,就会发现这是一部披着佛教取经故事外衣的道家修真指南。

西游记其实是一部以长生为目的道家修炼法典,指导你如何才能逆天改命,修改生死簿,获得长生的葵花宝典,不不不,这个宝典不用自宫,是修炼宝典。只不过这个宝典,是加过密的,用唐僧取经的故事仔细包装过了。要想练功,先要破解。

不信,看看《西游记》的开篇,一开篇就已经道明,这是一部修炼宝典,名《造化会元功》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而且《西游记》一书,开篇明旨,孙悟空在还是猴子时候,第一次踏出花果山,就是为了求长生,直接点题,这是一部教导长生之术的宝典。

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 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内?”众猴闻此言,一个个掩面悲啼,俱以无常为虑。

怕你看不明白,作者还特意添加了勾销生死簿一段,就是在点题,告诉我们,修炼此功,如同勾销生死簿,可得长生。而在收尾阶段又特意添加了二过通天河,唐僧忘记给老憋问寿 数 一段,则是再回应,在重新强调本文目的:长生不问寿数

而且这《 造化会元功》和其他法术的区别,书中也进行了详细说明

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悟空道:“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祖师道:“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术门之道怎么说?”祖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不能!不能!”悟空道:“不学!不学!”

祖师又道:“教你‘流’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又问:“流字门中,是甚义理?”祖师道:“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陰陽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若要长生,也似‘壁里安柱’。”悟空道:“师父,我是个老实人,不晓得打市语。怎么谓之‘壁里安柱’?”祖师道:“人家盖房,欲图坚固,将墙壁之间,立一顶柱,有日大厦将颓,他必朽矣。”悟空道:“据此说,也不长久。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静’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静字门中,是甚正果?”祖师道:“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悟空道:“这般也能长生么?”祖师道:“也似‘窑头土坯’。”悟空笑道:“师父果有些滴j。一行说我不会打市语。怎么谓之‘窑头土坯’?”祖师道:“就如那窑头上,造成砖瓦之坯,虽已成形,尚未经水火煅炼,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滥矣。”悟空道:“也不长远。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动’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动门之道,却又怎样?”祖师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陰补陽,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侞之类。”悟空道:“似这等也得长生么?”祖师道:“此欲长生,亦如‘水中捞月’。”悟空道:“师父又来了!怎么叫做‘水中捞月’?”祖师道:“月在长空,水中有影,虽然看见,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耳。”悟空道:“也不学!不学!”

这层层加密过的《造化会元功》,自然不是普通功法,并非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的术门之道;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 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的流门之道;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 并入定坐关之类的静门之道;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 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的动门之道

那些都是,‘壁里安柱’,‘窑头土坯’,‘水中捞月’,看似有用,却到头都是一场空。只有这《造化会元功》才是长生大道,才能勾销生死簿,才能不问寿数,逍遥长生。

仔细听之,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悟空叩头谢了,洗耳用心,跪于榻下。祖师云: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

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

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如果能够参透上面这段话,便能修得正果,获得长生之术。一下子参不透也不要紧,因为这其实也是《西游记》的总纲,跟着我重新细读西游,看看这个西游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密都解了,回过头了再参这段话就容易了。

西游记中的唐僧走了十万八千里取经之路,其实是原地不动,只不过是骑乘意马在周身运行,各个关卡都是体内一处器官而已,每一劫难都是修行中的一个节点,西游实乃修真之路。

接下来按照西游记中的取经路线,以问答形式完整进行解说,比如:五庄观是个什么观?猪八戒为啥摔死百花羞的儿女?乌鸡国国王为什么被扔在井里三年?蝎子精为什么能蛰破猴子的脑袋?等等等等。

每个解说都并非一般的从故事情节推论,而是从作者最初的动因出发,直接解说隐藏在故事背后的真实含义。

点击数:426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